一、 RSM模型 是指什么
RSM模型中的R、S、M分别是Role、Scene、Motiv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指从角色(Role)、场景(Scene)、动机(Motivation)三个维度入手进行活动策划思考,RSM模型能够在活动策划中帮助梳理活动的核心要素,寻找活动想法,确定活动框架。
角色(Role):营销增长活动中的主要驱动者,而非所有的参与者;
场景(Scene):角色参与活动的主要情境,影响用户情绪;
动机(Motivation):角色愿意参与活动的原因,决定用户意愿。
二、RSM模型的具体内容
1、Role→角色:找到关键的人
(1)、狭义角色
狭义的角色指产品的用户,大部分产品进行增长活动都是基于现有用户。通过不同维度对用户进行分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有用户,进行针对性的活动策划。
以在线教育行业为例,一种常见的用户分层方式是把用户分为新注册用户、试听课用户、低价课用户、正价课用户、沉默流失用户,不同用户群组具有不同的特征,也关系到我们后续思考场景和动机。
对于活动策划来说用户分层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优先关注和利用高用户价值、高活动潜力的用户;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特征用户考虑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效率和收益。
对于双边产品(如滴滴、Airbnb),产品的用户就包括了C端用户(需求侧用户)和B端用户(供给侧用户),这类产品在进行活动策划时,能够利用的用户角色就更多,可以考虑用户特征分开进行活动策划,也可以尝试连接两类用户,产生1+1>2的活动效果。
(2)、狭义角色
广义的角色不仅包括产品的用户,还包括合作伙伴、外部平台。
合作伙伴的典型案例就是现在常见的联合会员,比如购京东plus会员赠爱奇艺会员,就是利用合作伙伴助力转化增长。
外部平台主要是一些广告平台、付费的品牌合作方等。这些也是我们在进行增长活动策划时可以利用的驱动者,能够帮助我们带来增长。
2、Scene→场景:影响用户情绪
场景不仅仅是时间空间概念,它还包括了具体的情景和行为互动。
场景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影响用户的情绪,甚至影响用户的需求,从而影响用户的决策。发工资后更想吃顿大餐、下雨天更会打车出行,利用好场景,让用户做出预期的活动行为,能够大大提升活动成功的概率。
场景可以分为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
(1)、线上场景
线上场景主要是指用户在我们产品内的行为场景,延伸些可以放大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场景。一般的运营活动还是聚焦于产品内的行为场景,其他的线上场景我们能够影响较少。
聚焦到用户在产品内的行为场景,我们可以梳理用户使用产品的主要流程路径,找到关键场景。也要结合在角色部分提到的用户分层,不同用户群组的产品路径是不同的,关键场景也很可能是不同的。此外,除了主路径之外,还要关注细分路径,用户的个性需求和活动的着手点也可能隐藏在主路径之外。
增长活动避免不了让用户进行一些分享传播甚至是邀请注册/购买的行为,还是一定程度上违背用户的主观意愿,在合适的场景进行活动介入,能够降低用户的行为阻力。
电商产品中下单时的加购、在线教育产品中购课后的增科优惠,都是利用线上场景的典型例子,在用户情绪最佳的关键场景,引导用户进行特定行为, 转化率 越高。
(2)、线下场景
虽说是策划互联网线上活动,但是用户更多的行为场景还是发生在线下,对线下场景的关注和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找到运营活动的机会点和结合点。
而且运营活动也不是仅仅局限于线上,线下活动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运营目标。通过用户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用户线下场景。还可以脱离自我进入用户角色,梳理"用户的一天",找到产品和活动能够结合的场景。
3、Motivation→动机:决定用户意愿
场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运营活动的触发点,降低用户的行为阻力,动机则是直接提升用户的行为动力。
一般把用户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通过动机的合理利用或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活动效果。
(1)、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指有想要做某件事的主观意愿,由个人心理直接驱动。
了解发掘用户的内部动机,需要对用户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不同类型用户的内部动机往往不同,需要我们结合产品和用户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荣誉炫耀/趣味爱好/社交关系/互惠利他等是比较通用的内部动机。
(2)、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指感觉自己不得不做某事的动机,主要就是各类奖励。
为了拿到免费鸡蛋,大爷大妈去售楼处排队;为了购物有优惠,剁手男女玩起了复杂的双十一活动。没有了鸡蛋就不会有排队,没有了优惠也不会有互助养猫。这就是外部动机。
聚焦到活动层面,外部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
内部奖励就是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奖励,比如淘宝的优惠券是的内部奖励。内部奖励的好处在于可以与产品强相关,甚至只可在产品内使用,能够强化品牌及留存用户。
外部奖励与公司/产品无关的奖励,比如最常见的现金和一些通用的礼品,与产品本身无关,但是用户需要且喜欢,在增长活动中也很常见。
奖励的选取上比较灵活,不是说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一定有优劣,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用户,对奖励的倾向还是有所差异。
三、RSM模型的与5W1H分析法
5W1H原则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思考方法,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演进而来。5W1H是指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处)、what(何事)、why(原因)以及how(方式)。
对应到活动策划运营中,用户(who)出于特定原因(why)在特定场景(when/where)参加特定形式的活动(what/how)。
RSM模型重点关注了who(即角色)、why(即动机)、when/where(即场景),而what和how更侧重于活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活动前期寻找想法阶段不会重点关注。
四、RSM模型与挤出效应
关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存在一个"挤出效应",即外部动机会降低用户内在动机。
用个小故事解释下挤出效应:
一群顽皮的孩子总爱在老人家门口撒尿,责骂驱赶反而让孩子变本加厉。老人想出一个办法,他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每天来我家门口撒尿,我就奖励你们10块钱。孩子们高兴坏了,几天后老人把奖励变成了5块,孩子不乐意但也觉着还行,一段时间后老人不给钱了,孩子们很生气就不再来了。
单纯的孩子最开始在老人门口撒尿是因为"好玩有趣"这一内部动机,但是老人附加了"金钱奖励"这一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让孩子们更加乐于来撒尿,但是外部动机消失后,内部动机却也降低了——这就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要求我们在设计用户动机时,一方面,要考虑针对性的进行奖励,对于用户出于内部动机已经在做的事情慎重增加外部动机,另一方面,需要对用户的预期进行管理,考虑活动结束后没有奖励后,用户的行为是否会发生不可控的变化。
总结
优化猩:在进行运营活动策划时运用RSM模型,从用户、场景、动机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就能够逐步寻找到合适的活动思路,建立起运营活动的框架,并且一定程度上提升活动的可靠性。
参考链接:
活动策划有两宝:RSM和TIP模型
RSM模型是什么意思
修改于2023-12-12
设计中的设计和全本什么区别是不是包含了原来那本书的内容
就是原研哉写的那个 新的98元 旧的 48 元 有什么区别啊?? 多出来很多48元里没有的内容,书的厚度也起码是48元的2倍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定义与基本内容: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要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以现有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什么
述内容数据模型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数据结构,数据操纵,数据约束.1)的数据结构:该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描述了数据类型,内容,等之间的数据链路的性质.数据结构是基于所述数据结构中的数据模型,数据操纵和限制的基础.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约束不同的数据结构.2)操作数据:数据模型描述了数据操纵操作类型和操作方式上的相应的数据结构.3)数据约束:数据模型约束语法,意思是描述内的数据,对它们之间的约束和依赖关系,以及动态数据的规则的结构之间的主要接触中的数据,以确保该数据是正确的,有效的和相容性.即,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根据不同的应用水平分为三种类型数据模型.1,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短期概念模型是一个面向用户的数据库模型来实现世界各地,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结构,它允许数据库设计者在初始阶段的概念化的设计,摆脱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问题,并着眼于数据分析和之间的其它特定的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链路(数据库管理系统,被称为DBMS)中是独立的.概念数据模型必须由一个逻辑数据模型来代替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2,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被称为一个数据模型,这是从该数据库的用户模型所示,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由数据模型的支持,例如网的数据模型(网络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这种模式不仅对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为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现.3中,物理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缩写物理模型是一个计算机模型的物理表示,描述了存储介质上的数据结构,它不仅涉及特定的DBMS中,而且还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每个逻辑数据模型起到了实现相应的物理数据模型以确保其独立性和可移植性,大部分的工作,实现了物理数据模型还可以自动完成,设计师只设计指标的特殊结构,聚集.概念数据模型是最常用的是ER模型,ER模型,面向对象的模型和谓词模型的扩展.在逻辑数据类型是最常用的分层模型时,网格模型,关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