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确您的博客主旨和目标受众,选择与之相符的主题会让您的博客内容更加聚焦和有针对性。您的博客主要记录生活,可选择轻松自然的主题;您的博客内容更专业,则可选择简洁大气的主题。
主题不仅要美观,更要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合理的布局、易于导航的菜单、清晰的文字排版等都是使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可以先体验一下主题的各项功能,看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选择一个可以轻易定制的主题,这样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让博客更加与众不同。诸如颜色搭配、字体选择、logo设计等都是可以着手的地方。
无论您如何定制主题,最终都要确保整体风格协调统一,这样会给人一种专业和高度的感觉。建议您可以先列出自己喜欢的设计元素,寻找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主题。
怎样写博客
1、收集主题平时所看、所想、所遇到的一个想法、一个观点甚至是某一句话,请马上把它写下来,写在一张纸条上都成,先不用管写下来的东西语法是否通顺等等。 你写下来的就是你的一篇文章的主题,是一棵树的树干。 2、逐步完善主题写下来的主题因为过于简单,所以一般不适合马上动手写,除非你有后续的内容能完善它。 那么,在你平时有空的时候,比如睡觉前的几分种,走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内,围绕那个主题想几个次主题,也就是一棵树的几根树枝。 3、选择一个主题开始写在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树枝的主题开始写;或者视当天的心情选择一个觉得有话说的主题开始写。 4、把主题下面的次主题展开你不是已经对某个主题写了几个次主题吗?那就开始把它们一一展开,如同在一个树的树枝上粘贴一些树叶,看来来很茂盛,很充实。 5、加一个题目博客和作文有类似地方,但有些地方也不完全相同。 因为博客不象作文那样过分强调文字和思维的严谨,所以作文先写题目后写内容,但按我以上说的方法则是先写内容后写题目。 但要注意次主题要和主题紧密相关,不要让文章过于松散
新媒体传播专业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传统的四大媒体.新媒体我们新媒体专业出去到底能为新媒体领域做点什么?记得我毕业的时候对什么叫富媒体、什么叫流媒体都不清楚,把banner意思混成一团。 记得毕业那年去美院看新媒体毕业展,有这么个共识:“他们搞的是装置艺术,只要有钱我们这些人也能搞,也能玩”。 真不知道美院老师听了这个共识会不会气吐血。 我不得不承认我们错了,美院的新媒体我理解成装置新媒体,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场合,让用户参与到装置新媒体,宣传产品成果。 而我们学校搞的是网络新媒体,借助网络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搭建流畅的网络平台。 我们跟美院有个共同的特点,数字性,互动性,个人性,我理解为都是数字互动新媒体。 新媒体是:用户能自主选择内容、传播者和用户形成对等交流、同时无数用户也可以进行对应交流的媒体。 艾,太概念了,还是简单点,来自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它具有互动性、数字化、个人化的特点,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是表现形式,个人化则是一种延展。 互动性。 互动应该是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 关键词是“相互作用(reciprocity——A reciprocal condition or relationship.)”“积极”。 分众不请自入的广告形式,当然被排除在新媒体之外。 互动性使得在公共领域中的传播不仅有大众传播的性质,还有人际传播的特征。 数字化。 在题为“新媒体的新字,便是霸权,前无古人的霸权”的日志中,我讨论过这个维度。 数字化的内容,使得内容本身得以更广阔地实现“范围经济”,即以很多种不同形式呈现。 个人化。 传统媒体,在面对每个受者之时,都是一样的。 比如,同一台节目,或者,同一张报纸。 但是,新媒体不然。 同样一个域名的网站,用户面对的界面和内容可能不同。 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用户定制;二是传者(也就是网站)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通过类似cookies技术,给予不同的内容呈现。 这两个原因其实根子上,还是受者与传者互动的结果。 试想从来没有留下阅读痕迹的用户,怎么会被网站判断出他希望读什么? 互动工作中,在一起讨论创意时,经常会有人说:“艾,你这个想法不错,就是缺少互动,没有一个鼠标动作让用户去玩”。 有资深广告人聊天时竟然说:“游戏不是互动,他就不过是在玩个游戏嘛”。 完蛋,我个人认为很多大小公司都存在这个现象,被互动表面意思迷惑了。 所谓的互动:就是双方互相的动起来。 一种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 关键词是“相互作用(reciprocity——A reciprocal condition or relationship.)”。 而不是简单理解成一定要让鼠标在这么个显示屏幕上画朵花,画个鸡蛋后画面出现什么样子的效果。 对于做什么样性质的网络广告,应该有的放矢,比如鼠标感应,拖、拉、触一些动作引起用户兴趣;比如视觉冲击震撼用户;比如画面表现形式,涂鸦,插画等等;这些最终目的是让用户参与到整个互动过程中来。 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是互动营销重要的部分。 我敢肯定:不管做什么设计,有什么创意,本质在于以人为中心,这是真理。 互动的双方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企业。 他们抓住共同利益点,找到巧妙的沟通时机和方法才能将双方紧密的结合起来。 互动营销尤其强调,双方都采取一种共同的行为。 公司互动培训会上:演讲人shon把互动归纳为Design+Technology,我很赞同,因为设计已经包括用户使用性互动广告的本质 :互动广告作为一种广告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内容主题、受众、时间、媒介或载体。 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构成不了互动广告。 互动广告作为一种广告手段是符合人类的自然沟通行为的一种双向沟通理念。 它区别于传统的广告方式。 互动形式是互动广告作品的灵魂。 广告圈内有这么种说法:三流的让人们对表现形式表示夸奖;二流的让用户对其创意和策略印象深刻;最成功的则让目标群付诸行动,而忽略创意和策略本身。 那么最好的广告当然就必须运用互动营销来实现。 互动营销互动营销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用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尽可能生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互动营销的实质就是: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切实实现商品的实用性。 互动营销的表现方式:目前的主要有付费搜索广告、手机短信营销、广告网络营销、博客广告和电子邮件市场营销等,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营销人员和目标客户之间的互动。 精准的互动营销:通过《Marketing Test》营销测试系统及大型个性数据库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精准衡量和分析,实施精准定位。 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树立起企业产品和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培养和建立稳定的忠实顾客群,从而达到一对一传播沟通的终极目标,即由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转化为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和无限客户增殖;“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裂变式客户增殖效果,使企业低成本扩张成为可能。